2007-3-26 | |
【大公網訊】上世紀70年代的戶口簿上,別人的職業這一欄上多填寫工人、幹部、學生,唯獨他家「別出心裁」地填寫著「捕鳥」。 這不是自封的,他的家族至少四代人捕鳥;他的三叔被譽為「中國雀王」,一隻竹竿從通濟門「掃」到雙橋門,一個下午能捕396只麻雀。 現在,這個雀王家族的成員早已經不再以捕鳥為業,轉而將興趣放在了養鳥、馴鳥上。臨近全國愛鳥周,記者昨日終於尋覓到了傳說中雀王家族最後的傳人。 在白下區小火瓦巷的一幢民宅中,金寶成正悠然自得地喝著茶,聽著小鳥鳴唱不已。 今年55歲的金寶成,正是記者找到的雀王家族的最後一名傳人。 家族事業:叔父榮獲中國雀王稱號 金寶成告訴記者,曾祖父自山東逃荒至南京後,就在紫金山一帶依靠捕鳥為活兒。金寶成的爺爺、父親、叔伯都精於此道,而其中金寶成的三叔——金德新(人稱金小三)更為這個家族贏得了雀王的稱號。 金 小三的捕鳥技術神乎其神,出手從來不空趟。他捕鳥只靠被稱之為「粘竿」的一根竹竿(金小三的專門捕鳥工具)。有人曾和金小三打賭做一個試驗:在距離一隻麻 雀不到4米的距離,看是獵槍快還是金小三的竿子快,結果那人的槍還未抬起來,金小三的竿子就已經戳到麻雀面前,等到麻雀發覺準備張翅時,已經是金小三的 「戰俘」了。 在1958年「除四害」運動時,金小三名聲大噪。那一次,南京市給白下區交待一個 示範任務,要求兩個能手一天上繳400對麻雀爪子。這個任務落到了金小三和另一個捕鳥能手「白麻子」手上:兩人一前一後(「白麻子」在前金小三在後)從通 濟門、節制閘一直「掃」到雙橋門,一個下午「白麻子」捕獲了97只麻雀,而在後面的金小三卻逮到了396只,竿無虛發…… 由於「赫赫戰功」,金小三被評為全國第一名「全國除四害能手」,當時任南京市市長的彭沖稱讚金小三為「雀王」,新華社還特別為金小三刊發了一篇大幅文章。雀王之名傳播到大江南北。 祖傳寶貝:捕鳥是項技術活兒 金寶成三叔的一身技藝悉數傳授給了他。 金寶成拿出幾件三叔金小三留給他的「寶物」給記者一一展示: 粘竿——當年三叔就是用這支竹竿一口氣粘到近400只麻雀,竿無虛發。金寶成解釋,這支竹竿是「套竿」,套接在一起全長共6米,捕鳥人手拿粘竿的最底端,用粘竿的最尖頭去粘小鳥。為了練這手活兒,金寶成小時候用一隻手端著毛竹竿,一端就要半小時。 扣子——這是三叔金小三的另一個工具,是專門用來捕捉畫眉鳥兒的。金寶成演示給記者看,原來扣子全部用馬尾編成,一根繩子上有無數個手鐲大小的扣子,畫眉鳥一旦把頭伸進去,就再難以脫身;「扣子」編制得非常巧妙,縮在手心不過一團線,但張開使用時卻足有兩米。 粘帽——這也是三叔金小三的獨門工具,狀如「電視天線」,專門用來捕捉蠟嘴和金翅鳥;最好的一次紀錄,三叔曾用它一次捕到52對小鳥…… 1966年,玄武湖公園為成立動物園的飛禽館,大量收購黃雀,公的1毛、母的5分。半個月左右,12歲的金寶成就獨自捕捉了近1000只黃雀,足足掙了98塊錢。 特許執照:南京綠繡眼出口換外匯 金寶成告訴記者,他們捕捉得最多的鳥是一種叫做綠繡眼的小鳥,南京俗稱「遛丁」。這種鳥其形小巧玲瓏、羽色漂亮,其姿態動作靈活、優美可愛;其鳴囀音韻多變、婉轉動聽,因此被列為中國四大(觀賞)名鳥之首。 南京的綠繡眼非常有名,在國內市場甚至海外市場都有很多的買家,屢屢創出上萬的天價。而最初的來源,就是像金寶成和他三叔這樣的捕鳥高手。 金寶成記得,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日恢復邦交之後,日本人提出想購買這種產自南京的綠繡眼。為了中日外交和創外匯,有關部門鄭重其事地頒發了一個特別批准令給金小三、金寶成一家,批准其在中山陵可以捕捉綠繡眼這種小鳥。 至今,金寶成手上還保留著這些證書。它們見證著依靠捕鳥為業的雀王家族最後的「輝煌」。 原聲:「我反對濫捕」雀王後代不再捕鳥 自己捕了大半輩子鳥,但金寶成現在卻開始致力於「反對濫捕」。 金寶成過去和三叔他們捕鳥,有「母鳥不捕」、「抱窩鳥不捕」、「成年鳥不捕」、「十中取一」等規矩,而且儘量都用粘竿等「巧手段」,即便要張網,一整片樹林也只設一張網;金寶成稱,不能絕鳥的後路。 但現在一些捕鳥人的手段令金寶成痛心疾首。在寶華山,金寶成就親眼看到,一片不大的小樹林每隔幾步就設有一張網,而且公鳥母鳥大鳥小鳥一概拿去賣錢。金寶成做了一個決定,每年春季捕鳥人活動時,他也上山四處查看。看見捕鳥人濫捕濫殺的,他就上前去勸阻。 從自己捕鳥,變成了一個反對濫捕者,金寶成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。 絕活:大蔥頭治好小鳥抑鬱症 雖然不捕鳥了,但是幾乎是「靠小鳥養大的」的金寶成手藝也不會輕易擱下。他轉而將興趣轉為養鳥、馴鳥、治鳥,尤其在為綠繡眼、畫眉等小鳥治病時,金寶成幾乎是手到病除。 在金寶成的家中,記者就見到一個剛剛治癒的「病號」。這是一隻兩歲左右的綠繡眼,在主人家得了「抑鬱症」,不怎麼吃食,整整一年都拒絕洗澡,站在棍子上甚至身體「打晃」。無奈,主人將小鳥帶給金寶成,希望能治癒它。 金寶成觀察了一天分析認為,這只小鳥是長期「感冒」而身體欠佳,加上精神萎靡導致的虛弱症狀。 第一天,他讓綠繡眼「過籠」,熟悉自己家的氣氛;其間,金寶成調配了一些獨門秘方的「甜食」,讓小鳥開開胃; 第二天,金寶成開始想辦法誘使它洗澡,這一天金寶成不急,他只是隔著籠子用手指蘸了水向小鳥彈了彈水珠,讓小鳥沾沾水。 第三天,金寶成從鄭和公園帶了點黃泥回來,黃泥有去油膩作用;等再用手指彈水給綠繡眼時,小鳥會就著水用喙子梳理羽毛。 第四天,金寶成給籠底水盂盛滿水,隔著籠子遞了一段大蔥頭給小鳥。由於這幾天的逐漸「挑逗」,綠繡眼身上再次沾到水時,不再那麼拒絕水,於是直接跳到水盂中痛痛快快洗了一把澡。又過了兩天,小鳥已經痊癒,和其他的鳥一樣開口唱歌了。 不用藥就能給小鳥治病。金寶成告訴記者,這既是祖傳的手藝,也是由於長期和小鳥打交道摸索出來的經驗。 在南京的遛鳥界,金寶成的名字無人不知。經他手親自調教的鳥兒,往往十幾塊買進,動輒上千塊賣出,這還是有價無市。 來源:金陵晚報 |
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
雀王傳人用蔥頭治好小鳥抑鬱症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